时间:2022-09-29 14:06:01 | 浏览:591
谢国兵怎么也没有想到,与农业机械打了半辈子交道,居然整出了名堂,不仅开创了全国农机收获扬尘治理的先河,还把世界著名的农牧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制造商德国克拉斯的大陆首席运营执行官杨善成吸引到自己的合作社参观交流。
今年53岁的谢国兵是土生土长的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后谢村农民,酷爱研究农机设备,曾经到东方红、中联重科等农机制造企业学习农机维修技术。2009年,在区、镇、村各项招才引智政策促动下,他回到村里成立了金土地农业机械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里有102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实现玉米、红薯、花生、小麦等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合作社能干啥?这么说吧,到了今年6月份麦收季节,合作社出动所有机械,一天能收获小麦上万亩!每个机械操作手一个麦季能赚3万元到5万元。”提及合作社,谢国兵很自豪。
在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谢国兵与该中心联合研发出成本低、易安装、安全实用的小麦收割机新型降尘装置,使收割粉尘度下降3.4倍,使漯河率先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整市制推广应用。
2021年6月,在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谢国兵被评为“省级粮食机收减损之星”;2022年2月,在召陵区首届“召陵百星”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乡贤能人之星”称号。
“一个乡土人才能够带动一个行业,还能成就一个行业。这就是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漯河市率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一揽子政策的意义所在。”召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俊伟说。
正是基于此,召陵区采取“本地+在外”的方式,对内注重从返乡离退休人员、优秀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等人群中,找寻“隐藏”的乡贤能人;对外注重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群中,找寻“流出”的乡贤能人。
目前,召陵区已入库乡贤能人2989人,涵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覆盖政界、商界、企业、法律、科技、文化、艺术等行业。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一三五’行动,大力开展以乡贤能人为主体的‘七进乡村’活动,盘活乡贤能人资源,激发乡贤能人动力,聚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说,要让已入库乡贤能人成为家乡建设的“高参”、招商引资的“红娘”、返乡创业的“先锋”、对外宣传的“大使”。
健全乡贤选用机制营造见贤思齐氛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打造这样一支队伍,离不开像谢国兵这样的乡贤能人。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召陵区拿出“真金白银”健全乡贤选用机制,对创办合作社的,按照投资规模,每亩进行2000元~15000元的奖补;对兴办农村电商,按照交易额的1.5%~2.5%予以奖励等,通过激励措施激发乡贤能人干事创业热情。
在此基础上,召陵区探索设立了“老莫帮办”“老亢调解”等12个乡贤能人工作室,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评选出乡贤能人担任村干部或村党支部书记,以“头雁工程”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目前,致富能手、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乡贤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948人,占比达84%。
在建强乡贤联谊组织方面,召陵区以“组织召唤”“能人引领”为导向,在镇村成立乡贤理事会、乡贤联谊会等各类乡贤组织72个;根据在外乡贤情况,依托微信群、QQ群等方式成立乡贤能人“智囊团”,建立乡贤能人组织68个。
与此同时,召陵区借助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一次摸排、进行一次走访、送上一封家书、建立一个微信群、提供一批信息、召开一场座谈会、发现一批典型”为主要内容的乡贤能人联络回归“七个一”活动,建立镇班子成员联系乡贤能人制度,每名班子成员固定联系若干知名乡贤,围绕镇村发展思路、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治理等方面,给乡贤能人进行“头脑风暴”,让乡贤能人集体出智出力,助推乡村振兴。
“我到村里调研时,葛运良居然用自己制作的PPT图文并茂介绍村里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规划思路清、视野宽、格局大、理念新。”提及在北京做生意而被招引回到葛胡村任党支部书记的乡贤能人葛运良,召陵区副区长、青年镇党委书记冯小利颇为感慨。
目前,青年镇的32个行政村中,有1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像葛运良一样,是从本土挖掘或者从外面召回的乡贤能人。冯小利坦言:“这些村有个共同的特点,能够创新思路落实好各项政策,示范引领具有本村优势的特色产业。”
乡贤能人献智献策聚力乡村振兴发展
2月17日下午6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青年镇砖桥村的河南云之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声隆隆,生产、装箱、打包……一箱箱茶饮品很快装满门口的集装箱货车。看着货车奔赴市区的物流快递站点,站在一旁的总经理李百忍长长舒了一口气:“最近订单多,总算没有耽搁时间。”
2015年,李百忍瞄准电商发展的好时机,开始在漯河市区办厂做电商茶叶生意,生意蒸蒸日上。2020年,在老家砖桥村“两委”班子的感召下,他回到村里利用村内的荒沟,投资建设了标准化厂房。
如今,李百忍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集茶叶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吸纳周边村闲散劳力120多人,为砖桥村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15个,年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蒲公英100多亩。今年将依托茶厂建设中药材工业园,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
正是李百忍这样的乡贤能人回归,形成了召陵区乡村振兴中一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组建产业化联合体2个,新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48个;搭建生态引领平台,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6个,新建村庄游园32个,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搭建文明共创平台,大力弘扬“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我的家风故事”等活动,积极组织乡贤能人深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中开展活动300多场次。
2月11日,李湛主持召开召陵区首届“召陵百星”评选表彰大会,对105名“乡贤能人之星”“乡村振兴之星”等模范代表进行命名表彰。同时,该区还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乡贤能人进行集中报道,编印“召陵乡贤”文集、画册,厚植本土乡贤文化,拉进乡贤与家乡的距离,增进乡贤发展家乡的热情。
“乡贤能人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社会治理的好帮手,是乡风文明的新典范。”李湛说,召陵区将把乡贤能人联络和回归作为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储备人才的契机,探索出台更多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激励措施,突出乡情纽带作用,汇聚更多乡贤能人力量,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一三五”行动,帮助村镇解决影响乡村振兴实施的瓶颈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王泽远 通讯员 吴晋为进一步做好秋季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9月6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组织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对许昌市一中校园食堂及其周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余明磊)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召陵区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田颖)5月27日,漯河市召陵区召开“三定两查一提升”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召陵区“三定两查一提升”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问题通报(四)》专题片;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郑浩 通讯员 乔基恒 翟晶晶6月16日上午,召陵区召开2022年度援疆干部人才座谈欢送会,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卫缺出席会议。5位援疆干部人才及所在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许海鸥主持。会上,许海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梁立新3月24日下午,漯河市召陵区党组成员、东城产业集聚区主任李继伟主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下一步耕地保护工作,各镇办、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镇办汇报了近期工作推进情况,李继伟对目前工作存在的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李耀辉 王小洋12月2日上午,漯河市召陵区召开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五个一”活动表彰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俊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区人社局局长、派出单位分管副职及活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
映象网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李全胜)11月8日下午,漯河市召陵区委书记李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建伟、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杨为一行深入翟庄街道、东城街道调研“创文”提升工作。李湛一行先后到燕山社区、豫中南果品蔬菜批发市场、东山路地埋垃